我祖原籍饒平霞壩,由十三世祖義樸公帶領長男、四男約於康熙四十四(1705)年來台於彰化大武郡東保開墾,義樸公之後回大陸留下長男、四男繼續開墾。道光十二年(1832)周璽編撰之「彰化縣志」已見武郡保「下埧莊」地名,可見霞壩宗親於當地人數眾多而成庄,由地名隸屬可得知霞壩宗親在當地消長情況,清朝乾隆、嘉慶時期,屬於大武郡東保下埧莊,附近莊名有泉州寮、林厝莊、柴頭井、下埧莊等,閩粵械鬥後族人分散。到了日據時期下埧已經降為厝並改以閩南語發音為「下豹厝」(如附圖),隸屬於員林鎮柴頭井庄與社頭鄉湳雅庄。今日則分別隸屬於員林鎮林厝里大豹厝與社頭鄉協和村滴水坑。舊譜記載十四世祖墓葬於山腳下埧厝宅內,族人傳述在今社頭鄉崎腳開基(舊為下豹厝),但我派十六世祖遷至永靖後即已失聯,至今未見霞壩宗親。
另外族人口述歷史:十五世 居業公原開墾居住於社頭崎阿腳,因十六世次男 友質公與社頭月眉池媳婦爭吵,居業公帶友質公前去月眉池要帶回媳婦,卻與其劉姓後家族人爭吵,居業公不幸被襲擊頭部身亡(1787),十五世 勤惠媽連夜帶友質公奔永靖投靠親戚躲藏。社頭月眉劉氏祖籍是來自福建漳州南靖縣,此時期正直彰化閩粵械鬥,漳州人與粵人勢不兩立,究竟禍因家庭爭吵或因械鬥立場爭吵因而避禍永靖已無可考。
再則永靖鄉乾巽宮廟誌記載;乾隆三年(1738)十七位鄉親在廣東潮州府饒平縣霞霸鄉來台從事農耕,特地前往湄洲天后宮、懇求天上聖母金身一尊,迎駕到台灣浮圳庄受眾弟子奉敬(1990未建宮廟前,每年由信眾擲筊爭取爐主帶回家中奉祀),而以此記載也可推斷先祖已與周圍閩人相處融合,反而未奉祀三山國王而與閩人同為奉祀天上聖母,日後道光年間永靖鄉的閩粵械鬥可能受害輕微未再避禍他鄉。由年代推算此紀載應該是避禍永靖後再迎駕到永靖浮圳庄敬奉,在那個海運艱險年代,能有十七位霞壩鄉親能前往湄洲天后宮懇求聖母金身,可推想乾隆初年霞壩鄉親有多少人在員林下埧庄開墾立基聚眾成庄!!而今霞壩宗親何在?
2018/6祖籍地霞寨宗親提供了另一本霞寨舊譜,此本舊譜同樣記載了無數同宗先祖往台,但是其中幾位的記載令人振奮;
十三世 諱名石勝,字任德。
祖妣吳氏
考妣傳下三男,長男蕃,次男岑,三男榜(以上三子全家往台,至今瓦窑厝、賊打厝、籃子街 子孫各有居焉)。
十四世 諱名士克,字子勝,往台。全家俱往台,今子孫居住瓦窑厝。考妣傳下三男,長男老,次男偹,三男関。
十三世 諱名德,字士珍。合家俱往台居住籃子街下埧厝,今子孫尚蕃。
祖妣趙氏,南溪人
考妣傳下二男,長男標,次男飲。
十三世 諡允謙公,諱名士良(士正),字以貞
四月廿三日忌辰
祖妣諡德明林氏,板頭人
九月十四日忌辰
考妣續一子嘉仁(無傳)。傳下二男,長男光耀(往台灣淡水籃子街置家)
十四世 諱名丑,字占魁,往台
考妣傳下二男,長男娘得,次男次井。
全家俱往台居住下埧厝柴頭井。
十四世 諱名送,全家往台置家,今子孫住下埧厝。
祖妣林氏
考妣傳下二男,長男巧,次男紹。
籃子街是今日的員林市,瓦窑厝則在鄰鎮埔心鄉,賊打厝是今埔心鄉太平村,清舊名為"賊霸厝","打"的客音即為"霸",因此才會寫法不同,此三處由北至南串聯。下埧厝柴頭井則是員林市林厝里內的下豹厝(閩南話翻寫),符合日據時期附近下豹厝有兩處一處在今日柴頭井,一處在旁邊的社頭鄉滴水坑(我來台祖居住處)。其中十三世允謙公後代今日遷至新竹縣新埔鎮,其後代僅知來台至桃園廳海山堡猐仔寮(今樹林區)創置田業,並不知其祖曾至籃子街置家。舊譜中下埧厝置家的同宗記載更是佐證了,十七位鄉親在廣東潮州府饒平縣霞霸鄉來台從事農耕,一同來台同宗其實包含了霞寨宗親,猜想是霞壩宗親人數較多,因此地名採祖籍下埧厝為地名。
比較特別的是"籃子街"地名查證,在員林市公所歷史沿革中介紹,員林市名稱由來是圓樓仔(客籍典型住宅型式)-->圓籃仔-->圓林仔-->員林仔-->員林(陳國典),並未出現"籃子街"一詞,另一說法有"籃仔街"比較相近,應是口語化紀錄差異。多數學者研究僅能從一般正規文件紀錄中探討地名變化,最早官方記載始於1740 年(乾隆五年)劉良璧等修《重修福建台灣府志》中,燕霧保轄垓台、秀 水、佳錫、員林仔、鎮平、內灣、白沙坑等七庄。燕霧保的市街則為員林仔街。 但是官方會記載當然是已經開發成市鎮才有,再往前的記載都已屬隻字傳說片語的開發過程俚稱,在這份舊譜中則重複書寫著"籃子街"地名,佐證了"籃子街"或"籃仔街"是康熙末年一般市井小民對現今"員林市"的俚稱並不會錯,當然;"圓籃仔街"的推斷有其依據,但簡稱"籃子街"再變"圓林仔"就不可考,恐怕是閩粵勢力消長後而造成。
在歷史長河的流動演進中,為數眾多的同宗先祖遺忘在時間記載中,下埧厝、瓦窑厝、籃子街都未發現、找到同宗,或許如新埔、芎林、宗親因追求更好發展離開始居地下埧厝,或因閩粵械鬥繼續遷移,期待後續挖掘出更多資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